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文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广电局《关于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38号)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文化部《关于印发全国“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2080号)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安排部署,现就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重要性
(一)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十五”期间,我省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改革、财政、广电等部门以及电影公司共同努力,全省农村电影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农村电影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放映能力进一步增强,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数显著增加。但也应当看到,我省农村电影整体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村电影投入明显不足,16mm电影发行放映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农村电影放映队伍不稳定,供片渠道不通畅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电影的现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十一五”是我省农村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国家在延安、咸阳两市开展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综合试点,已初见成效。当前,我们要抓住国家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快我省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步伐,在稳定胶片电影放映的同时,逐步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普及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扎实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向前发展。
二、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三)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新思路,深化农村电影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鼓励农村电影跨地区经营,促进农村电影放映规模化发展,增加并丰富适合农民群众观看的片源供应,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问题。
(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目标任务是:优化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培育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主体,建立政府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结合乡镇文化基础设施规划,综合改造建设一批放映场所,推动露天放映与室内放映相结合、免费放映与有偿放映相结合、胶片放映与数字化放映相结合并逐步向数字化放映过渡。推广数字电影放映,不断扩大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的覆盖面,到2010年全面巩固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三、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政策措施
(五)推进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电影行业内部资源重组,整合省、市、县、乡各方面资源。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影工作,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培育发展国有、民营、个体等各类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主体、跨地区股份制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多种形式的放映队伍,大力推进国有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股份制、院线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促进农村电影向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六)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采取政府资助、社会和企业参与的方式,逐步建立覆盖全省广大农村的数字节目接收传输系统,健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构建全省各级农村数字电影技术培训网络,建立各级数字电影服务和监管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数字电影放映信息化管理,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快捷、方便的电影数字化放映服务。
(七)建立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各级政府要改进对农村电影放映的扶持方式和以往按人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