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党的十七大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部署。近两年,我旗抓住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绝大多数农民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但随着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我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和困难逐渐显示出来。一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许多农民依赖思想严重,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有的甚至片面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政府掏钱办事,要求自己出力出工的事项漫天要价或等待观望。二是特色农业发展不够。一些农产品基地、优化种养模式分散在各村各户,集中度不高,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真正形成“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模式很少,新农村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虽然组建了部分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但与社员、会员之间的利益联结比较松散,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也未真正形成。四是建设资金短缺。以向阳峪镇为例,有的村原有负债较重,有些基础设施建设需村级投资,给村级带来了新增债务的压力。根据我旗的实际情况,以及向阳峪镇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当前形势,现就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议如下:
一、要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一是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正确理解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实质,掌握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二是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主体作用,选准切入点,从一些少花钱或不花钱就能办,且见效快的事情入手,如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等,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文明卫生新村建设的热情。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科学思想,破除封建陈规陋习,引导农民遵纪守法、勤劳致富。
二、要在强化产业支撑,壮大地方经济上下功夫。一是科学开发农村资源。继续实施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积极争取农业开发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改善生产条件,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强村级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二是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扩大现有的特色产业生产规模,推进“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议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划分不同类型,走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如近郊村可重点发展为中心城区服务的第三产业;农业村要加大种植业调整力度,发展养殖业和粮食深加工等。三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植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走企业加农户、企业带产业、吸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自然人入股等多种模式的发展路子。在巩固以规范合同或订单带动农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共建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逐步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三品”和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农产品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应加大“五荒”资源发包以及政策扶持力度和示范推动力度,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地转包、出让、入股、租赁土地,让土地向种养能人、经营大户集中,形成集约化、机械化生产。五是发展劳务经济。当前,从我旗总体情况来看,非农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要积极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培育技能型、高工资型劳动力队伍,引导农民外出打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积极动员和吸引有能力、有技术、有实力的在外打工人才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六是增加集体收入。没有集体收入和公共积累的村,新农村建设就是空架子,要鼓励有积累的村进行投资上项目,让“死钱”变“活钱”;无积累的村千方百计寻求资金来源渠道,可以采取成立协会、公司、合作组织等方式,为村民搞好服务来增加收入。七是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有公共积累的村集体和能人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经济支撑。
三、要在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城乡建设上下功夫。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协调发展,选准突破口,扎实稳步推进。一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动员农民筹资投劳,争取项目扶持,加强农田水利、农村水改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加快解决民生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社会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着重解决农民就医、子女上学等热点问题,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三是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要遵循因地制宜、节约资源的原则,结合各村地形地貌特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加强村屯建设规划。四是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两室一校”(村级活动室、图书科普室,业余党校)的作用,广泛开展“文明新村”、“文明家庭”、“文明农民”和卫生村、卫生户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治安综合管理,依法打击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及时排查、调处农村的各种矛盾纠纷。五是要强化示范村建设。在打造原有典型村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典型示范村的培育力度,对示范村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一定倾斜,让示范村真正发挥示范作用。
四、要在加大资源整合,推进农村发展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要积极把农村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发展入党,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中懂政策、讲奉献的人培养成村班子带头人。在机关干部、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和企业管理人才等群体中选聘能人,全力打造一支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农村干部队伍。二是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要用活、用足上级扶持政策,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和支农资金。建议旗委、旗政府整合各部门、各单位的涉农支农项目资金,统筹安排、集约投放。三是健全完善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可根据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各村的产业特色、地域范围等情况,建立企业与村定点结对帮扶机制,积极号召、动员农业型龙头企业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搞强行摊派,不增加新的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
向阳峪镇党委 姚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