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维权网

您好 欢迎来到三农维权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法规

发展农村金融 服务现代农业

时间:2010-06-22 来源:  作者: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农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服务,也是做好“三农”工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继续巩固和发展农村农业发展的好形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农村金融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大幅改善,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包括保险、证券、担保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深入农村,在相当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存款、贷款、汇款和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然而,从目前广大农村金融现状看,我国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仍然较低,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及研发的力度在银行业处于较低水平。又如,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仍然较弱,服务功能比较单一,除传统的存贷款、汇兑结算业务外,金融新业务、新产品少,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市场化、信息化、多样化的发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农户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再如,农业保险尚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保险技术复杂,赔付率高,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因考虑其经济效益目标不愿涉足,已有的一些县级商业性保险机构也不愿从事农业保险业务。还有,农村民间借贷活跃。不可否认,农村民间借贷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个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容易引发债务纠纷、借贷利率较高的负面作用非常明显。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努力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切实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发挥农村金融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一要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要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发适合农村金融的服务产品,健全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探索发展符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要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通过市场分析,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市场。

  应认真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引进,努力夯实农村金融的人才支撑。二要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进一步探索解决农村融资担保难问题,积极推进县域、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县域金融生态的改善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信用村镇、信用企业和信用农户活动,金融机构可对守信村镇、企业和农户给予适当政策优惠和信贷倾斜。要建立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依法保护金融债权。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提高借贷双方信息对称性,防范信用风险。要普及信用知识,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农民信用意识,营造有利于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良好信用环境。要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为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