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凤城整合富民政策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时间:2009-11-20 来源: 作者:
2009年,丹东凤城市政府为推动设施农业更好更快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通过整合多项富民政策,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设施农业建设中,再一次掀起建设新高潮。截止10月中旬,全市已开工建设设施农业小区93个6160亩,其中已完成小区45个3070亩。一、落实省政府关于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小区建设的各项政策,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将相关政策、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发展设施农业的益处,以及有关扶持政策,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今年共制作设施农业电视专题节目4个,在报纸上发表设施农业稿件10多篇,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000多份。此外,我市积极争取省市设施农业补贴资金,尽全力解决设施农业小区水电路配套问题,协调金融部门做好对农户的贷款工作,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二、结合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推动设施农业的规模发展
凤城市今年共承担十二个村的整村脱贫任务,为更快的改变这些村的贫困落后面貌,用好整村推进资金,边门镇建设村、爱阳镇龙道村等7个村选择了设施农业生产作为本村脱贫致富项目,将扶贫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小区建设,推进整村的脱贫速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这7个村已经开工建设设施农业小区10个,年底将全部投入生产。
三、通过推进辽东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设施农业的高效益
选好生产项目,是确保设施农业取得高效益的前提条件,我市紧紧围绕辽东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组织建棚户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的食用菌、山野菜和小浆果,今年新建小区60%以上生产这些特色品种,其中四门子镇四门子村今年新建设施农业小区一个,栽培香菇20多万袋,纯收入达到60多万元,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由于生产项目选择准确,能够保证新建棚户当年建设,当年见效,促进了设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参与设施农业建设,提高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龙头企业与农户相比,在资金、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市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的设施农业小区,一方面保障企业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更好的推动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系,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凤城市大梨树实业总公司、凤城市龙腾菌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今年都建起了自己的设施农业小区,其中大梨树实业总公司今年新建的设施农业小区上了采摘项目,他们结合大梨树旅游产业,引进了多个新品种,采用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生产新特品种果菜,每栋大棚的收入达到3万多元,为设施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龙腾菌业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小区,组建了自己的生产示范基地,引进了多个新品种进行示范,将公司栽培户由凤北发展到了全市,进一步完善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出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五、通过推广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提升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
相对于大田生产,设施农业对生产技术要求严格,此外,随着设施农业面积的不断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还按照以前的发展模式,技术水平组织生产,很难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为提高我市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我市始终将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工作作为发展设施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来抓。今年共引进新品种20多个,推广了山野菜反季栽培、食用菌冬季温室栽培、温室秸秆生物发酵技术等多项新成果、新技术,凤城市广强专业合作社通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引进了新型建材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新型建材具有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我市设施农业建设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