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花生播种技术意见的通知
各市农业局(农委):
花生是我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在经济作物中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为稳定发展花生生产,依靠科技打好花生播种基础,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组织专家论证会商的基础上,拟定了《二〇〇九年全省花生播种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09年全省花生播种技术总的要求是:以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优化品种布局,精细整地,实行配方施肥,适时足墒机械覆膜播种。具体技术意见如下:
一、优化品种布局,推行区域化种植
(一)胶东半岛:主要选用花育22号、丰花3号、潍花6号、丰花5号、花育16号。示范推广花育25号、山花7号、科花1号,青枯病区示范日花1号。适当配置小花生品种丰花4号、花育20、潍花7号、丰花6号、丰花2号等新品种。习惯种植鲁花10号、鲁花11号、花17、8130等传统出口品种的区域,要注重进行品种提纯复壮。
(二)鲁中地区:主要选用丰花1号、花育22号、鲁花11号、鲁花14号、潍花8号。扩大示范推广花育25号、科花1号、日花1号。
(三)鲁东南地区:主要选用丰花1号、花育22号、鲁花11、潍花6号、花育19号。扩大示范推广花育25号、科花1号、日花1号。
(四)鲁西和鲁西南地区:主要选用丰花1号、花育22号、鲁花11、花育19号。逐步扩大示范推广花育25号、丰花5号、潍花8号。
在确定主导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产量水平和作物茬口安排选定花生品种。如在平原肥沃地、水浇条件好,易创高产地块,应选用中熟大果丰产性能好的品种或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在无霜期短、早腾茬种冬小麦的地块、丘陵地和一般肥力的地块,可选用早熟、优质、高产中果花生新品种。
原则上一个乡镇可筛选2-3个主推品种,要通过引进品种示范,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行统一供种,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逐步解决品种过多、过乱和不同品种插花种植的问题。
二、提高整地质量,打好播种基础
(一)精细整地。在冬前深耕25-30厘米的基础上,早春化冻后,要及时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时可随耕随耙耢,做到耙平、土细、肥匀、不板结。应提倡深耕,尽量不要以旋代耕,以免压实犁底层,影响根系下扎。同时要彻底清除残余农作物根茎、地膜、石块等杂物。对条件适宜夏直播花生地区,也应抢时整地,极早为夏直播花生播种打好基础。
(二)注意防旱防涝。丘岭山地播种前,要整修好堰下沟、拦腰沟、小万沟等,做到三沟配套,预防雨季"半边涝"。平原地播前要挖好排水沟,或播种时留出排水沟的位置,在雨季到来之前挖好,做到防旱防涝并举。
(三)标准作畦。实行机播覆膜播种,作畦标准为垄距85厘米(垄沟宽30厘米、垄面宽55厘米),垄高12厘米左右为宜。要改梯形垄坡为矩形垄坡,使垄坡与地面接近垂直。同时尽量将播种垄面压平实,以利于机播展铺地膜,能使膜面与垄面贴实。
三、增施有机肥,实行配方施肥
我省花生大部分布在丘陵旱地,其特点是土层薄、肥力低、抗旱能力差,加之多年来在生产上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制约了花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增施有机肥。各地要在结合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广辟肥源、增施农家肥,大力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以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高产田一般亩施腐熟好的有机圈肥3000-4000公斤;中低产田亩施腐熟好的有机圈肥2500-3000公斤。在施肥过程中,切忌施用未经腐熟的鸡粪、牲畜粪,防止将蛴螬等害虫带入土壤,增加土壤的虫口基数。
(二)配方施肥。花生覆膜高产栽培,要大力推广肥效后移技术。高产攻关田一般在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2-16公斤,纯磷8.4-11.2公斤,纯钾14.4-19.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7:1.2。高产田全生育期亩施纯氮7-9公斤,纯磷6.3-8.1公斤,纯钾8.4-10.8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9:1.2。中低产田一般亩施纯氮4-6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8-5.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1:1.2。
中低产田可将全部有机肥、化肥2/3结合耕地施入,1/3的在起垄时包施在垄内,达到全层施肥。高产田可将化肥总量的40-50改用控释肥,再按上述比例施入作底肥和种肥,使肥效延至结荚饱果期,保证花生后期养分供应,防止早衰。
(三)酌情使用微肥。应根据不同地区或地块土壤养分丰缺情况,适当增加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每亩可施用钙肥20-30公斤,硼肥0.5-1公斤,铁肥2.5-3公斤。
四、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匀
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花生苗全、苗匀、苗壮,群体合理发展和实现花生丰产的基础。
(一)搞好种子处理。剥壳前带壳晒种2-3天,播种前7-10天剥壳。剥壳时随时剔除虫、芽、烂果。剥壳后将种子分成1、2、3级,籽仁大而饱满的为1级,不足1级重量2/3的为3级,重量介于1级和3级之间的为2级。在分级同时,要剔除与所选用品种不符的杂色种子和异形种子。选用1、2级种子播种,先播1级种,再播2级种。机播以二级种为主,剔除3级种和过大的种仁,种子大小越匀越好。
播前要做好拌种或种子包衣。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胶悬浮剂按种子量的0.3-0.5进行拌种,或用的50辛硫磷乳剂(或控释性辛硫磷)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或用花生种衣剂包衣,以防治花生茎腐病、地下害虫。用50的多菌灵按种子量的3进行浸种或用适乐时(亩用2包)拌种,以预防花生前期的死苗。
(二)适期足墒播种。我省春花生存有播种期偏早的现象。播种过早,花生生育进程与气候季节不相协调,盛花期处在雨季前的旱季,影响花生下针结果,而饱果期处在雨季,造成烂果。同时易造成低温冷害,引发花生病毒病。因此,在墒情有保障或有抗旱播种条件的地方要适期晚播,播种期可推迟到"五一"前后至5月中旬。如果墒情不足,应及时造墒或溜水播种。麦套花生适宜套种时间一般是麦收前15-20天,高产麦田套种花生可适当晚套,低产麦田可适当早套。墒情不足的地块,应在麦收前5-7天灌水造墒。
(三)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种植制度、土壤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花生种植密度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
春花生早熟中果品种,密度以1-1.2万穴/亩,每穴双粒(下同)为宜,垄面种植两行花生,小行距为30-35厘米,大行距为50厘米,穴距为13.2-16.5厘米;中晚熟大果品种,以0.74-0.92万穴/亩为宜,垄面种植两行花生,小行距为35-40厘米,大行距为50厘米,穴距为16.7-20厘米。麦套花生,大花生品种密度以1万穴/亩较为适宜,小花生以1.1-1.2万穴/亩为宜。夏直播花生密度以1.1-1.2万穴/亩为宜。
(四)机播覆膜
1.选择适宜地膜。春花生起大垄种双行花生覆膜,膜宽以850-900毫米为宜,厚度为0.007±0.002毫米,透光率达到70-90,展铺性能应不粘卷,容易覆盖,膜与垄面贴实无褶皱。断裂伸长率纵横≥100,确保机播覆膜期间不碎裂。
2.播深应适宜。应根据"干不种深、湿不种浅"的原则根据土壤墒情确定合理的播种深度,一般播深以3-5厘米为宜。
3.控制播种机器施肥数量。种肥应施颗粒剂,播种施化肥数量不能超过总量的1/4-1/3,使用控释肥可加大种肥的用量。
4.喷施除草剂防除田间杂草。目前常用的除草剂有50乙草胺(亩用量100-150毫升)、72都尔(亩用量100毫升)等,喷施时,应按规定剂量加水混匀后均匀喷施于垄面。
5.大力推广膜上压土引苗技术。沿播种行覆上3-5厘米高的土垄,使花生自行出土。未压土引苗的覆膜花生注意及时破孔放苗,以免烧苗。